2016年2月6日星期六

主教牧函與區選泛起的漣漪

同性戀運動過去十多年在香港有長足的發展,近年的同志遊行除了有不少外資銀行和企業大力贊助,今年更有歐美多國的領事撐場,由遊行背後的財力物力和參與人數來看,若果大家仍然以為同性戀者是弱勢羣體,便是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思想。今時今日公開表示自己不贊成同性戀所承受的壓力,恐怕不比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為低,不信大家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做一下實驗,在臉書就同性戀問題表表態,當然,你必須有被非理性圍攻的心理準備。

近日另一個被非理性圍攻的例子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所發表的牧函,他表示「近年極端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性解放運動及同志運動以虛假的平等和反歧視作掩護,鼓吹香港引進『性傾向歧視條例』及承認『同性婚姻』,使婚姻和家庭的核心價值及觀念不斷受到衝擊和扭曲,動搖了社會根基。」他形容處境嚴峻,呼籲信眾:「為負起基督徒作鹽作光的使命,在即將舉行的二零一五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及日後的各級選舉中,要考慮候選人及其所屬政黨對家庭和婚姻議題,以及對引進『性傾向歧視條例』(SODO)的立場,並以此作為選舉議員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

呼籲一出,惹來一些一直支持同性戀運動的立法會議員和同志團體極大的反彈,何秀蘭議員表示極度遺憾,強調「若因同志平權問題而放棄民主派,等同『曲線撐梁』」。陳志全議員則批評上述牧函是「國際大笑話」,他盼望「政黨和候選人不要因擔心失票而否認,甚至改變立場。」

這兩位議員的說法有一個重大的謬誤就是假設支持家庭價值,反對同性戀運動和性解放運動的人就等如反對民主,盲目支持政府,而支持民主的人就必須同時支持同性戀運動。這一方面是對長久以來既支持家庭價值,亦支持民主發展的選民(例如我以及身邊不少的朋友)的不尊重,彷彿我們都是非理性地盲目投票的。另一方面,亦是粗暴地將一些在同志議題上和他們有不同立場的議員綑綁,彷彿民主派就必須支持性傾向歧視條例和同性婚姻。

此外,陳志全強調選舉是選賢與能,應該投票給有能力的人,其實,這說法只對了一半,選舉是應該全面考慮一個候選人,他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誠信和操守更為重要,我們不應選一些空有能力而無道德誠信的人。而一個候選人過往的言行,在政治、民生和倫理議題的取態是否和自己相符,能否成為自己的代議士同樣十分重要。個人十分認同牧函對香港現況的分析,而有關牧函的內容亦沒有呼籲信眾不要投票給某個羣體(如同性戀者),而是針對候選人對某些議題的取態。其實這和不少團體,如環保組織、民間團體、包括同志團體所做的大同小異。選舉期間,不同團體嘗試影響候選人支持她們的主張,本來就正常不過,為甚麼同志團體可以做,宗教團體就不可以呢?

至於宗教團體在選舉期間,嘗試提醒選民要仔細了解候選人的主張與自己的信念是否一致,是否等如干預政治?這又回到何謂政教分離的老問題。其實,基督徒作為公民,教會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分子,關心社會未來的發展是正常不過的事,教會和政府各自獨立,不會干預對方的內部運作,不等如教會就不問世事。國際上不少極權政府的倒台,社會上不公義、不道德的情況被改變,往往是由宗教領袖一些呼籲開始的。